第1011对立面(1 / 3)

不多时,裴氏一族的族长,连同殒命裴姑娘的父母,皆步履沉重地跪伏在地下。。

裴家族张已率先叩首,声音带着刻意拿捏的颤音:“陛下明鉴!那苦命的丫头,并非因名声受损入家庙,实是自幼体弱,需清静之地调养。谁料家庙竟混入歹人,毁她清白!丫头性子刚烈,为保自家与宗族声誉,才不得已自缢……此事早在多年前便已处置妥当,怎料今日又被翻出,实在冤枉啊!”

他这番话条理清晰,与多年前的说辞分毫不差,连叩首的弧度都透着几分刻意的恭顺。

正熙帝未置可否,只看向旁站的林文彦:“林家可有话说?”

林文彦上前一步,将一叠纸册重重甩在裴家人面前,几道指印与证词格外醒目:“陛下这是当年裴家管家的供词,言明裴姑娘入家庙前,裴族长曾亲自下令禁其出门,还有家庙附近的农户证词,说曾见裴姑娘哭求不愿换亲!裴家所谓的体弱休养,不过是逼女换亲的借口!”

裴家众人脸色微变,裴姑娘的父亲却猛地抬头,声音陡然拔高:“陛下,林家血口喷人!此等证词,不过是林家不愿结亲,故意捏造的伪证!当年林侍郎听闻我家丫头传言,连面都未曾一见,便即刻递了退婚书,分明是你们林家始乱终弃,如今倒来污蔑我裴家逼死女儿!”

这话戳中了林家的软肋,当年林侍郎的确因“裴家女失德”的传言,未加细查便退了婚。

林文彦气得手指发颤,却无法反驳这桩事实。他手中的证据虽能佐证裴家换亲的意图,却无一人能拿出“裴家人亲手逼死姑娘”的铁证,那些含糊的指证,在裴家的厉声辩驳下,竟显得有些站不住脚。

殿中几位官员陆续出列,为首的正是出身荥阳郑氏的官员,他手持笏板,躬身奏道:“陛下,臣有一言。裴林两家婚事早已了结,当年林家先是递了退婚书,如今又将陈年旧案翻出,当众散播裴家姑娘的旧事,此举未免有失妥当。”

出身范阳卢氏的官员,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立场:“陛下,臣以为裴林两家旧案实不该再提。裴家姑娘早已入土,强行重提旧案,既是对逝者不敬,亦是对朝堂资源的浪费。顺天府眼下忙着处置女子冤案,林家却揪着陈年婚事不放,莫非是想借朝堂之势报复裴家?此举实在有失世家气度。”

“陛下,世家联姻本是为了共扶社稷,如今却因一桩旧案闹得剑拔弩张。裴家已为当年之事付出了代价,林家若再紧逼,恐会让天下人觉得世家皆是睚眦必报之辈,于朝堂安定无益啊!”

句句为裴家开脱,实则都在暗中守住“世家体面”的底线。

他们比谁都清楚,裴家若在此事上输得彻底,下一个被陛下拿来“开刀”的,或许就是自家宗族。

正熙帝坐在御座上,目光缓缓扫过几人的脸。

昭安伯见状突然从勋爵队列中冲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膝盖撞得青砖发出闷响,连腰间的玉带都歪了半寸。

他抬起头时,眼眶已泛红,声音带着刻意压抑的哽咽:“陛下,臣母在宫中住了这些时日,还请陛下开恩,容臣接母亲回府好生奉养。”

他顿了顿,手指紧紧攥着朝服下摆,语气愈发恳切:“此前实是母亲一时耍了性子,臣也已向母亲认了错。往后臣定当晨昏定省,绝不再让母亲受半分委屈,求陛下成全!”

话音未落,几位勋爵官员已接连出列,纷纷跪倒在昭安伯身旁。

“陛下,臣瞧着此事恐是老夫人一时糊涂,昭安伯能主动认错、愿奉养母亲,这份孝心已是难得。”

“是啊陛下,昭安伯既已悔改,便该再给他一次机会。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勋爵府的家事,终究还是让他们自家人化解为好。”

一时间,殿内半数勋爵都跪了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为昭安伯说情,言满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