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一怔,他知道,崇祯问的这个问题,极其考验水平。
答错了,无伤大雅。
可要答对了,那他和关宁军,在崇祯心中的地位,必定大大提高。
吴三桂略一思索,皱眉道:“陛下,臣夙夜未眠,苦思冥想。”
“臣觉得,倭酋德川家光,是要等着陛下先出招呢。”
“先前,陛下对开城围而不攻。他或许认为,开城牢不可破。”
“这才放心大胆,坐等开城之敌,消耗陛下大军。”
“等陛下熬不住了,胜机到了,他才出手。”
崇祯点点头:“平西王,所言极是!”
“不过,朕也犯了错。轻视了尚可喜和开城倭寇。”
“部署围城兵力不足,害得徐文朴将军和八千兄弟伤亡,朕心痛悔啊!”
吴三桂摇摇头:“陛下,八千兵马,换他八万守军,已经是空前绝后的大胜了。”
“如今,汉城周围,足足聚集了四十万倭寇。”
“可激烈将士,以倭酋德川家光首级和四十万倭寇鬼魂,为徐将军祭。”
崇祯点点头:“那是自然!”
听着崇祯和吴三桂的对话,何庄心下一怔,有些想不通:“陛下,可是,咱们故意放出了俘虏的都尉崔明桂、宋世安,放他们回汉城报信。”
“开城的困局,他们不可能不报吧?”
吴三桂轻轻一笑:“军师,你为君子。可崔明桂、宋世安小人也!”
“这些朝鲜小人,无信义,无廉耻。其为活命,岂敢报忧?”
“我以为,崔明桂、宋世安回到汉城,一定是告诉金自点和德川家光,开城兵精粮足、同仇敌忾,守个三个月,没有问题。”
何庄叹息道:“可是,这谎言,很快就会拆穿啊!”
吴三桂再笑道:“他们能活一天,是一天,谁还能想三天以后的事情!”
“这......”何庄无语了,他得重新审视朝鲜人和倭寇。
谁的话,都不能信啊!
得崇祯夸奖,打定主意,吴三桂急忙进言:
“陛下,倭寇四十万大军,所需粮草,是我军两倍。”
“臣建议,大军聚拢扬州,与倭寇对峙。”
“再传令郑总兵,海军出击,截断倭寇海上粮道。”
“臣估计,不出仨月,倭寇粮草耗光,军心必定不稳,那时自然溃退。”
“到时候,我大军前压,必能将四十万倭寇,全部赶下大海去喂鱼。”
崇祯点点头:“平西王此计,甚妙!”
得崇祯再次夸奖,吴三桂大喜,脸上溢满笑容。
崇祯突然话锋一转:“不过,朕已设下一计,或许可快速歼灭倭寇,不必再等仨月。”
“何计?吴三桂一怔。他觉得,他的计谋,取自白起长平之战,已是最稳妥、最厉害、最实用、可立于不败之地的计谋。
岂不知,崇祯竟然还有妙计!
崇祯笑笑:“严格来说,是连环五计,三败两攻!”
“连环五计,三败两攻?”吴三桂、吴三辅、胡心水、夏龙山听得一阵云里雾里。
何庄也有些不太明晰。
崇祯继续道:
“既然德川家光要躲在汉城,死不出头。不过就是想用汉城城墙,消耗我军。待我军弹药匮乏,将士疲惫,其再帅大军围攻过来,一战定乾坤。”
“呵呵......朕岂能给他这个机会?”
“朕决定,主动出击,猛攻汉城。”
“利用大明车炮,将汉城轰个稀巴烂。”
“然后,以朕为诱饵,诱惑倭寇出击。”
“到时候,朕亲率大军,佯装败退,此为一败。”
“陛下,那二败呢?”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