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粮袋,不管什么大缸大罐水箱水槽……原来从金山扒拉下来的好些物件,他们不知道干用嘛的,只要能装东西,现在都派上用场塞得满满当当。
又比如说穿戴的衣物——
日常要用的普通麻布,是生产起来最慢的一项。
柳奕和阿娘通常坐下来就能绩麻,走哪搓哪,所以不会占用在空间里的宝贵时间。
也就是按照白芸里的正常生产水平,他家三个月能出两匹。
有时候活计多了一耽搁,手头上再慢点,五个月才出三或四匹的情况也是有的。
是以,除了这两年的消耗,麻布目前还有四五匹的剩余。
这一点不用担心,因为他家的绢帛有多。
空间里现有了大小不同型号的缫丝车和纺车四部,为柳全不同时期改良所制。
每个工艺流程都有应对的工具,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不少。
从缫丝到纺线再到织绢,正常的速度五日便可出一匹。
空间外使用新式织机的织造速度是五日,加班加点三日也可完成。
但前期的备料时间至少十天,纯手工缫丝纺绵没有小半个月下不来。
所以这么长时间积攒下来,芳娘织成的素绢反倒有将近一百匹,纺好尚未织造的的丝绵还有五六十斤。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这两年多时间添置的人均三四套单衣,两三套不同厚度的冬衣,日常穿用已经足够。
再多,恐不方便赶路了。
何况一个人的穿戴与经济条件有莫大关联,就比如一个开织坊的,总不能穿得太差,叫人家怀疑你家的产品质量。
柳奕笑说,往后她家要是做生意了,还可以穿穿细麻布衣裳,不一定非得要恁多土制的粗麻布。
倘需要麻布了,也可以直接用丝绵或绢匹粜换嘛。
照目前市价,一匹绢换个三匹布还是没问题的。
“恁……不如咱再多换点麻布备着?”省得到了用时又不够。
其实,柳奕并不认为真要赶路的时候还有那个闲情逸致想什么穿戴,麻布换来自用的机会并不多啊。
“恁也没甚必要。”柳全摇摇头。
当钱用,还是绢帛值钱。
听闻得在长蔺亭的馆驿附近置办产业,就可用素绢计价。
五里庵那一院屋舍,附带一片小菜园,连地皮加上房屋造价,共直绢一十六匹、粮二十石。
这是当时他们个附近乡里传闻的造价……也是柳家人头一遭听闻直接用绢帛交易的“案例”。
这价格,肯定有吹嘘的成分,柳奕可不认为,而今一个三十线开外的小集镇的房价,真能有这般值钱。
但也直接说明,绢帛是比粮食更“板扎”的交易货币,拿它当钱使也很好用。
至于她家厚薄不同的应季棉被、各类手套棉鞋线袜、三口儿四时的麻鞋蒲草鞋等物……只能和大量的存粮一起,留在空间里头“待命”。
这穿衣吃饭的问题解决得不错。
柳奕对搬家的事更有信心了。
清点罢了家当,柳全叹一口气,想了想,才道,“你说要走,走到哪去?可有个章程?”
“恁就是……”柳奕想了想,章程?她还真没有。
“往南边走。”
“南边?”柳全看看女儿,又看看媳妇,接着问柳奕,“哪州?哪府?哪个县?……有没有具体的目标?”
没有,她连在哪都不知道,还要现找。
但话肯定不能这么说的。
“南边……”柳奕又想了想,“再东边一点。”
“恁……反正肯定不能在楠州吧。”柳奕认真思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