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采桑子(3 / 4)

外一部尺寸大小完全一样的机器,兼有许多可互相更换的零件。

这一点,柳家人就不可能叫外人知晓了。

瘸三的真名实姓,应叫做阙三郎,人家只是姓阙,并不是真个瘸。

买卖私盐这回事,倘若被举报或抓住,买卖双方都可能受到严厉的惩罚。尤其于卖方,那是要命的重罪。

不过这世上向来有买才有卖,谁叫官方出售的公家盐质量不太好又贵呢。

在他们这里,官方的盐基本来自传统的北方菁州盐池,而楠州本土仿佛还没有大量产盐的地方。

目前却有两种类型的私盐非常普遍,一种是从南边隆城方向来的咸池泉盐,一种是后来从更远的蟠州地方运来的“火井盐”。

柳全从阙三处听闻得,隆城地处西边蟠州与南方纪州交界处,那里的泉盐算是“老牌私盐”品种。

实际人家蟠州的官盐也从那些地区出产,只不过涉及到类似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利益关系,他们这几州之间的楠州,便成了不同地区的“官盐”都要争夺的市场。

名义上的官盐是“国家统一经营、统一销售”,实际上却牵涉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有本土的豪强世家大户高门,说到底还是看经营官盐的势力谁的排面大。

加上“自古以来”,楠州的官盐就是由菁州方面“承包”,蟠州的官盐便不太可能经由正常的“官方渠道”销售往北方,不得以才成了私盐。

是以,他们这里过往的私盐大都是从隆城附近运来,有陆路上来的也有水路上来的。

而火井盐,又属于蟠州私盐中的“后起之秀”,从更西边的水路上运来。还是由于质地上乘,被沿途的大族们逐渐炒作起来。

在本土,无论是哪一种私盐的运贩,都与地方的“保护伞”有莫大关联。

就他们这什罗县地界而言,没有与“世出县公”的泸家有关系的“什么人家”经营,这生意也不太可能顺当做下去。

本处私盐的来由,大抵便是这么回事。

在他们这里,任何小农户都可能买得到私盐,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官方盐商们,公家的生意也做,私盐的生意也做。

而阙三这样的小经销商“下线”,货源主要就来自于其中一个“官商”。

但这到底为名义上不能说的买卖,阙三之所以能够透露这么多,纯属他本身是个喜欢和人说典故的性格——当中的真实情况如何,有多少水分,如井底之蛙的柳家人并无从判断。

对于绝大多数走不出三五十里地界的农户而言,像阙三这般能够把牛吹得通州过县的人,已经属于见多识广、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

继续阅读!

而在阙三这里,作为隔段时日就买一回盐的“大客户”,柳家这样的确实也比较少见。

说他们买盐自用吧,恐怕没有哪家一年能用恁多的盐,那家庭人口和消耗情况完全不匹配。

光从吃多少盐来看,说他家是个大户都不为过。

像阙三这样的市侩,讲句不吹牛的话,他能吃这碗饭,也不全凭一张嘴,还是颇有几分能耐的。

说他们像做生意的吧,又没见有拿什么东西出来卖。

在这莫酉乡地界,遇到腌咸菜的时节,农家用的盐确实比平常多得多,恁还有个分明的季节性。

有时候,便连阙三都不免纳闷,一年到头腌菜腌个不停,这家人是得吃多少酢菜?

只是,他贩私盐就为了糊口营生,还可能有生意不做吗?当然不能。

至于人家买多买少,买去则甚,于他又有什么关碍?

天将入夜的时候,柳全照旧买回来一竹篓十斤左右的盐。

这竹篓应该是人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