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采桑子(2 / 4)

的单丝绢匹,也就是她们用来纳税的那一种,不管怎么看都太过奢侈。

柳奕只能安慰自己,现在还是自用,待丝绢上的蚕种孵化之后,好好洗洗晒晒消消毒,还可以重复使用。

柳家人也曾打听过,现在买得到的普通纸张,多数还是用麻头线脑制浆后造成——于此,柳奕只能想到传说中原始古朴的“蔡伦纸”,而且一定没有经过任何漂白工序。

什么产业一条龙,当真涉及到边边角角就十分具体,这不就是一个最基本不过的“包装”问题吗?

往后,如果她家还想做蚕种生意的话,这还是一件绕不过去、必须得想办法解决的大事。

时间眼看便到四月,这一日柳全得了瘸三带来的口信,说是又有一批新鲜货物到了,若买的话,还需趁早。

柳全嘱咐芳娘备好了干粮,翌日起个大早,便带着渠郎一道去了四旦里。

阿渠而今时常也来柳家吃饭,每每这时候,芳娘便做得些分量十足的大靖家常菜。

不过在水饱的基础上,芳娘还会炊些杂和面的蒸饼,间或蒸煮些鸡蛋。

每到宰鸡杀鱼的时候,也必会留下一份送去路家。

只要有得吃,渠郎从来也不问做的是什么。

但凡是柳家有些事情需要他帮忙的,也自然会来出力,一样从不说二话。

继续阅读!

是以,从去年开始,柳家时不常就要去阙三处购买私盐的事情,也便没再隐瞒他。

家里的臭幽菽捂好了,芳娘总会想着叫柳奕带给他一罐;稀奇古怪的豆瓣酱做起来,也会给他装上一瓮。

富人施人恩惠,施之以钱帛;穷人还报恩情,便须酬之以性命。

柳全信得过这孩子,便觉有些事情不必太过遮遮掩掩,不然不若不相往来,有时候做点木工活计也总是不客气地叫他来帮忙。

柳全的木工手艺,因为原来就有些手工制造的基础,现也赶得上个普通的木匠。

寻常时候,摆弄点小物件,打两张小板凳什么的都已难不倒他。

不过对于榫卯结构的精妙,他还觉得自己大有精进的空间。

只是,他们想得到的许多东西,本处还没有,也不可能无端端凭空捏造出来。

柳全研习木工技艺的时候,便仅限于帮助邻里人家做些基础的修修补补,或制作小尺寸的木头模型。

唯二放大了尺寸制造的只有两件东西,一个是柳奕的小床,一个是仿制的新式织机。

这两件皆是有实物模型的,无论他摆弄成什么样儿,都能有个出处。

木头床榻自不必说,这是必需用具,不然柳奕用的那张隔湿气的“床板”,总得搬来搬去收进收出,时日长久了也觉麻烦。

到了制作更为复杂的织机时,柳全是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一比一仿制。

每一个部件都比着原样,来回制作了好几个同样的木质构件,到最后组装起来的,却只有一部。

这部织机,名义上还只是半成品,组装试机之后就被拆开来,一直闲置在柳家的蚕室角落里。

说它是半成品,纯粹因为柳全不想给自家找麻烦,不然恐怕到处都有“相熟”的人家来找他帮忙仿制。

乡里乡亲的,那制造织机的价格就很不好说——要得贵了,得罪人;收得便宜了,一样得罪人。

他家而今和恁隔了两个村的刘姓木匠关系还不错,不能平白无故砸人饭碗。

还不如让里人觉着,一切就只是一个听听便好的笑话,也符合柳全一直不甚精明的“人设”。

——“一根筋的柳大,忽然热衷于摆弄木工,妄想仿制新样的织机,却始终没能成功。”

实际上,海螺空间里还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