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群贤汇至(2 / 3)

富别人知识和情感。”屈平反驳道。

朱淑真对屈平后面那句“读书是丰富自己内心,写书是丰富别人知识和情感”点头表示赞许,但是还是端正自己的看法,道:“字体就是人生的态度。”

“好吧,那我的人生确实挺混乱的。”屈平说不过朱淑真,只好如此叹道。

各路大军统帅奉旨回京,向皇上汇报了现在的各自情况,以及对日后的看法与打算,还有目前各自遇到的困难。

赵构说:“过去的几年,是激流勇进的几年!诸位爱卿为社稷护国开疆,鞠躬尽瘁,朕深感动。眼下西夏依附,吐蕃朝归,交趾平定,琉球归附,只剩老对手金国,还有漠北草原未平。爱卿们目前还有何困难,或者说顾虑,不妨一道说来。今天军事最高将领都在此,大家畅所欲言!”

刘光世性格比较急,率先问道:“皇上,臣想知道,军粮失火案之后,若遇大战、久战,粮草后援能维持多久?”

“这个爱卿们不用担心,南方和天府粮食充足,加上大面积推广的番薯种植,还有海运而来的南洋粮食,完全不用担心饿肚子!”赵构信心满满道。

李纲道:“皇上,番薯目前只有大宋范围有种植,千万不能流入别国,以增敌资。”

屈平也道:“臣附议,若有人将它带入别国,当以通敌罪论处!至少在天下平定之前,不能流入外国。”

赵构点头道:“朕也是这么认为的。此事便这么定了。”

韩世忠道:“皇上,蒙古部历代狼子野心,眼下虽因利归附,难保他有不臣之心!”静爱书

赵构看了一眼屈平,回复道:“蒙古部不给我们添麻烦,就是帮了大忙。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也要做好防备蒙古部不臣的预案。”

吴玠说:“皇上,臣斗胆。大炮乃国之重器,京畿路军独有,恐怕有些束之高阁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各边防大军随时面临大敌,臣斗胆,肯请皇上分发大炮给各军,以殷实军力,提振军心!”

屈平果然有先见之明,要不然事出突然还真有些棘手。

赵构说:“吴爱卿所言也不无道理,但是,因为大炮数量有限,难以分发各处。朕已经新设神机营,这是一个专门使用火器的军队,由朕亲自统御,永国公暂待指挥。”

众将听皇上这样说,心中暗叹,还是福缘不够啊!

“爱卿们放心,等以后咱们的研发技术上来了,朕肯定会做到雨露均沾,给每个军队,甚至每座城池都配备!大炮要集合火力,力往一处使,威力才巨大,咱们君臣,也要心往一处想!”赵构金口玉言,先画上一张大饼。

大炮既然已经归皇上独有,大家自然无话可说,只希望被雨露均沾的那天快些到来。

吴玠惭愧道:“皇上圣明,臣惭愧。”

“爱卿无须惭愧,爱卿的愿望,也是朕奋斗的动力!”赵构道。

吴玠心下稍宽,皇上不要计较才好。

赵构问岳飞:“岳将军有何想法吗?”

岳飞摇头道:“谨遵皇命。”

赵构又问吴璘:“吴璘将军可有事宜?吴将军身上担子最重,有吐蕃、云南、交趾三处新收之境要防备,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朕提。”

吴璘说:“多谢皇上垂怜。吐蕃新定,派往吐蕃参政教学的人员也都在往任上,臣暂时没有要求。”

赵构点点头,吴璘将军比他哥吴玠还是识大体一些。

“屈爱卿没有要说的吗?”赵构问屈平。

屈平道:“臣是皇上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屈平的这个比喻打得新鲜,让诸位将领耳目一新、无不汗颜,论马屁,还是屈平拍得好!

赵构朕心甚慰,这才是一个优秀臣子的典范。赵构道:“朕与爱卿们共勉,平定北方后,咱们君臣再封禅泰山,功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