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皇帝的烦恼(2 / 3)

正是用人之际,不如请鲁忌到工部任个员外郎,专职发展兵工,你意下如何?”

屈平道“鲁忌能得皇上赏识那是他的福分,微臣先替他谢过皇上了。”

赵构又道“朕准备在城南兴建一座招贤馆,来馆的天下贤士由六部考核后再做相关任用。举贤不避出身,希望天下英豪都能在朕的天下一展抱负!”

屈平赞道“这是天下百姓之幸,也是国之幸。”

到了晚餐时间,赵构邀请屈平同桌共宴,席上只有简单四个菜,皇上说节俭要从自身做起。晚上,屈平被有幸邀请在御书房就寝,皇上自己当然是回后宫抱佳人放松身心去了。

第二天早朝,屈平换上昨晚太监帮领来的朝服,拿着笏板,第一个到了大殿门外等候。首先他第一天来不知道该站那里,其次第一个进去不好意思。

殿头太监过来瞧见屈平在门口,便问“屈大人,怎么站门口不进去呢。”

屈平说“太早,在外面呼吸新鲜空气。”

殿头太监说“那行,待会儿大人您就进去了往那儿站,看到了吗?那儿!”他手指着里面道。

屈平记下了殿头官说的位置,跟他闲扯道“谢谢您了。大人怎么称呼?”

殿头太监心道,这人好客气。他回答说“屈大人您有礼了,小人邵成章。我先进去了,等下您跟着三位宰相、六部尚书们一同进来。”

屈平道您慢走,心中在想,原来是要跟在领导后面进去的,难怪一个人都没到呢。

过了一会儿,三位宰相领着各部官员鱼贯而入,众人都异样的看着他,哪来的没礼貌的家伙,呀,还是个三品官员。

屈平在大家别样的眼光中跟着进去,站在殿头官邵成章指给他的地方。

身后一个人奇怪的看着屈平,心想,这个位置昨天还是我站着的。但是屈平先一步站住了,他只好站在后面,心里估计早骂开了。

三个宰相站在最前面,汪伯彦、黄潜善站左边,李纲站在右边,屈平就站在李纲身后第四位。

皇上还没来,许多人都互相小声的议论着今天新来的这个同事。

汪伯彦、黄潜善对视交流,发现这人不就是上次突然闯进大殿的民族自救军节度使,他怎么也上朝了。他俩都没说话,对他们来说,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是朋友就该懂事的来拜会自己。

李纲被重新启用为宰相,之前还没见过屈平,对他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但是人家能站在这个位置,说明也不是等闲之辈。他转过身对屈平说“还没请教?”

屈平道“下官屈平,民族自救军节度使兼兵部侍郎。”

兵部尚书吕好问说“我兵部多了一位侍郎大人,我怎么不知道?”

“这位是尚书大人吧,我想皇上会亲口告诉您的。”屈平道。

众人议论的声音慢慢低了下去,这位屈大人动不动就搬出皇上,看来皇上定是十分倚重他。兵部尚书哼了一声,便不再多说。

卯时已到,皇上坐到龙椅上。殿头太监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赵构皇帝开口道“今日朕有事先说。朕已经做出决断,先前和三位宰相及六位尚书大人商议的《兴国十策》细则已经勘定,即日起全国实行,若有违逆者必严惩不待!”

李纲道“《兴国十策》乃是国之大计,早日实行也是天下之福,臣等附议。”

“臣附议!”百官齐道。

皇上又说“另外,相关部门合并及部分职位的剔除,今天也要定下来。九寺、诸监、翰林等按照监管职权不同,划入六部。另于礼部和工部分别增设太学司和医药司,国子监与太医院纳入两司,在明年开春前,京城及地方府衙要全面开设学院和医馆。有个人告诉朕,文化保证国民的精神健康,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