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老将争功(2 / 3)

掌拍在案几上:"好!本督与你联名上书!"

诸葛诞大喜过望,立即命人取来笔墨。两人伏案疾书,时而激烈讨论,时而陷入沉思。烛火渐渐矮下去,侍从轻手轻脚地进来换了新烛,又悄悄退下。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奏章终于拟就。诸葛诞亲自用火漆封好,唤来最信任的信使。

"务必亲手呈交大将军!"他紧紧攥着信使的肩膀,指甲几乎要掐进对方的肉里,"若有闪失,提头来见!"

信使被他狰狞的表情吓得脸色发白,连连点头称是。诸葛诞亲自将信使送至城门,目送快马绝尘而去,直到消失在晨雾中。

回到府中,诸葛诞立即召集众将。他站在沙盘前,手指划过长江沿线,声音因亢奋而略显嘶哑:"立即整备军需,调集战船!各部务必在三日内准备就绪!"

"使君,"一位年长的副将小心翼翼地问,"是否等朝廷回复再..."

"战机稍纵即逝!"诸葛诞厉声喝道,眼中闪过一丝暴戾,"待回复抵达,我军早已准备就绪!"他环视众将,目光如刀,"谁敢懈怠,军法处置!"

众将噤若寒蝉,纷纷领命而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在徐州的胡遵府中,这位大都督却辗转难眠。夜深人静时,他披衣起身,推开窗户。冰冷的月光洒进来,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

"诸葛诞太过急功近利..."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忧虑,"但若真能成功..."想到这里,他的眼神又渐渐变得炽热。他仿佛看到自己站在建业的城楼上,接受将士们的欢呼。

胡遵长叹一声,关上窗户。他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要么名垂青史,要么...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能强迫自己躺回床上,等待黎明的到来。

而在寿春的诸葛诞,此刻正站在城楼上,眺望东南方向。夜风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他的眼中燃烧着野心的火焰,嘴角挂着志在必得的笑容。

"东吴..."他轻声呢喃,"等着我..."

————————

数日后的洛阳大将军府内,晨曦透过窗棂洒落在案几上。曹璟端坐在主位,手中捧着一份刚刚送达的联名奏章。他的目光在竹简上缓缓移动,眉头渐渐紧锁,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

"诸葛诞...胡遵..."他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声音里带着几分凝重。这两个名字在他舌尖滚动,仿佛有千斤之重。他起身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手指在扬州、徐州一带缓缓移动,指尖描摹着长江蜿蜒的曲线。

身旁的裴秀察觉到气氛不对,小心翼翼地向前迈了一步:"大将军,此事..."

曹璟没有立即回答。他转身望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宫墙,飞向千里之外的江东。庭院中的梧桐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他的思绪随着风声飘远——这份奏章,将掀起怎样的波澜?而他又该如何决断?

"裴秀,"曹璟突然开口,声音低沉,"你觉得诸葛诞此人如何?"

裴秀一怔,谨慎地回答:"诸葛将军勇猛善战,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有时过于激进。"裴秀斟酌着词句,"上次东关之败,就是因为他贪功冒进。"

曹璟轻轻点头,目光重新落在地图上。他的手指停在合肥的位置,那里是诸葛诞的驻地。

与此同时,在扬州军营中,诸葛诞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他站在校场上,看着操练的士兵,铁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但他的眼神异常明亮。

"快些!再快些!"他大声呵斥着正在演练阵型的士兵,"就你们这样,怎么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