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二废太子(1)(2 / 3)

家父是康熙 大司空 3582 字 1个月前

三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不仅战功卓着,还曾经多次身负重伤,真替大清流过不少血。

康熙还没有老糊涂,他说的废话,确有人老话多的成分。

可是,褐听得出来,在康熙的诸多废话之中,藏着的东西,令人不寒而栗。

「栋宇,拱卫京师,朕信得过你!」康熙此话一出,不用说褐了,马进良也彻底明白了。

「皇上,旨意到时,臣必率军勤王。」马进良斩钉截铁的表明了,绝对支持康熙的态度。

每逢大事之前,不动声色的召见带兵都统和绿营将军们,是康熙的固有习惯。

自古以来,皇帝都要依靠刀把子,才能讲清楚「成王败寇」的硬道理!

康熙抚慰了马进良之后,又和马龙随便聊了几句。

「小十五,你的手下正好缺个真上过战场的好帮手,朕看啊,马龙就挺合适的。」康熙一说这话,偶瞬间秒懂,这是想让马龙留在他的身边,当人质了。

值此二废太子之前,作为掌权几十年的皇帝,康熙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掌握着直隶绿营近十万兵马的马进良,更是重点关注对象。

过往的所谓忠诚,放在当下,还靠不靠得住,都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不客气的说,马进良以前的忠诚,已经清零了。

现在,还忠不忠,就要看表现了!

康熙把马进良最有出息的一个儿子,搁到偶的眼皮子底下,就是怕有个万一!

帝王心术第一条,信任就是毒药!

李隆基逃去蜀地的路上,能想得到,他最信任的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居然会逼宫麽?

不说现在了,当初一废太子之前,如果不怀疑偶的忠诚,康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尽管康熙没有明说,但是,二废太子之前的放风之意,昭然若揭。

朕和太子,你跟谁走?

选对了,飞黄腾达。选错了,身死族灭!

耦心里门儿清,康熙的频频放风,打招呼,不就是想打草惊蛇嘛!

俗话说的好,知人知面不知心!

在康熙召见过的重臣和将军之中,难免隐藏着太子的人。

想想看,若不是景熙挟私告状,康熙根本想不到,步军统领托合齐,居然是太子一党的灵魂人物。

把风放出去了,下一步,就看太子如何应对了!

褐倒是看得明白康熙的心思,再废太子之前,康熙不想继续耍流氓了,打算占据大义名分的至高点。

汉武帝收拾刘据,就是利用江充,故意将其逼到绝境。

要麽举兵谋反,要麽束手就擒,只能二选一!

此前,只要被废的太子,都死光光了!

马进良父子跪安后,康熙问褐:「你若是他,会怎麽做?」

褐眨了眨眼,小声说:「君臣父子,乃是人伦大道,臣儿宁死不敢逆君父。」

康熙深深的看了眼褐,忽然高声吩咐道:「叫张廷玉!」

张廷玉来了之后,拿出早就拟好的旨意,沉声道:「有旨!」

褐赶紧伏地听旨。

「上谕,着皇十五子丶贝勒褐,节制御前三营,钦此!」

御前三营,就是上三旗的前锋营丶骁骑营和护军营,总兵力多达三万馀人。

不夸张的说,此旨一出,褐已成整个大清朝,除了康熙之外,兵权最重之人。

在大清,御前兵马,一共四营。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八旗步军营。

八旗步军营,也就是步军统领衙门。

如今,拥兵三万多的步军统领隆科多,也归偶节制。

圣驾抵达了热河行宫之后,康熙以每天召见五人的频率,挨个给科尔沁蒙古诸王贝勒们,放风打招呼。

一直随侍在侧的褐,看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