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山雨欲来(2 / 3)

家父是康熙 大司空 3562 字 1个月前

老四呢,今天确实喝得有点高了,也是真高兴,便搂着全场最漂亮的一个清倌人,出去开展梳笼工作了。

禑亲自送老四出门回来,就坐着不动了。

隆科多略微一想,就猜到了禑的心思,眼前的所谓好姑娘,对他完全没有吸引力。

「爷,奴才无能,没有办好差事。」隆科多哈着腰,连连自责。

禑心里有数,曹佳氏若不是被亲戚袭爵给逼急了,根本不可能主动投怀送抱。

同理,乐意主动献身的官太太,可遇不可求。

所以,说了大话的隆科多,心里很虚。

再怎麽说,老四都要笼络住隆科多,禑不能破坏这个既定战略。

所以,禑笑了笑,说:「隆老三,时间大把,慢慢的找,爷不急!」

听出禑并未生气,隆科多长松了口气,总算是涉险过了关。

「赎身的事儿,就都交给你了!」禑起身,领着京城最出名的清倌人,出门寻欢作乐了。

如果是普通的微服找乐子,完全没必要赎身。

可是,隆科多搞出这麽大的动静,如果不把玩过的姑娘,赎出龌龊的环境,万一,血脉外传了,很容易惹出大丑闻。

人在庙堂之上,就必须多思考,少说话。

隆科多眉花眼笑的拍着胸说:「爷,您请放心,都包在奴才的身上了。」

既然要赎身,肯定是三个伺候的姑娘,一起赎了。岂有只赎一个或两个的道理?

早上,天光已经大亮,禑踩着康熙起身的时辰,神清气爽的踱进了畅春园内。

值庐内,张廷玉早就到了,正奋笔疾书,写各种节略。

禑坐到他自己的位置上,拿起「知道了」的小印,开始给请安折盖章。

大清的祖制是,各种题本,一律不许留中不发。

也就是说,只要递进畅春园的题本,皇帝都必须有个态度。

实话说,以前的康熙,因为心存戒惧之心,一直很勤政。

现在嘛,江山已经坐稳,骄娇二气自然就膨胀了起来。

除了小规模零星的农民揭竿之外,放眼整个天下,呈现一派国泰民安的新气象,康熙难免有些骄傲的怠政了。

禑一边盖印,一边心想,请安折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可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威严,大清的皇帝们,都不敢废了请安折的制度。

实话说,全天下的大事,都压在皇帝的肩膀上,很容易把人整崩溃。

史上最完美政治机器的乾隆,根本不怕处置政务,各地递上来的题本再多,他也有本事当日批覆完毕。

可是,咸丰就不行了,在不能找外臣帮忙的情况下,他只能找懿贵妃,暗中帮着批题本。

不过,咸丰拥着丽妃快活的时候,懿贵妃却在挑灯看摺子,这便种下了大清灭亡的祸根。

很快,几百本请安折,便被处置完毕。

「来人!」禑叫来了乌林,让他和小金子,捧着盖了小印的请安折,送去畅春园内奏事处。

乾清宫那边,也有两个奏事处,分为内外。

但是,康熙一直猫在畅春园内,那边的内外奏事处,就要分配专人,到园子里伺候着了。

实话说,禑发明的「知道了」小印,确实令康熙很满意。

朱笔批示,那是皇帝的特权,非人臣所敢用也。

可是,在请安折上盖印,康熙既不担心大权旁落,又解决了无法废除的形式主义,可谓是一举两得!

禑坐下喝茶的时候,魏珠来了。

「十五爷,万岁爷叫您书房觐见。」

禑进门之后,却见康熙出神的盯着桌上的一张纸片。

「臣儿禑,恭请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