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圣贤庄外,重兵密布。
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官兵站在两旁,这时,一行人影自庄侧缓缓行来,为首的官兵眼尖,立即喝道:“来者何人?
速速止步!”
此言一出,众官兵瞬间警觉,纷纷举起兵器,形成一道森严的防线。
惊鲵立于扶苏身侧,声音清冷而有力:“此乃帝国储君,尔等还不速速放下兵器!”
“什么?
帝国太子?”
“末将有眼无珠,请殿下恕罪!”
“请殿下宽恕,末将等知错了!”
得知来人身份,官兵们面露惶恐。
纷纷单膝跪地,恳求宽恕。
扶苏微微抬手,温声道:“免礼。”
他目光扫过众人,问道:
“此处,何人官职最高?”
“回殿下,末将乃桑海总兵景晔。”
一名将领上前一步,恭敬回答。
扶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景?
你可是景家之人?”
景晔点头:“正是,多亏殿下提携。
末将等方能入军效力。”
扶苏点头:“好好干。
对了,李廷尉可在庄内?”
景晔答道:“回殿下。
李廷尉一直在庄内,未曾外出。”
惊鲵闻言,轻声对景晔道:
“方才可有人出入?”
景晔回道:“范增先生曾持殿下令牌来过,命我等不得妄动,无论庄内发生何事。”
扶苏沉吟片刻:“范增先生此举必有深意,你们便守在庄外吧。”
言罢,扶苏迈步进入庄内。
惊鲵则对景晔低声吩咐:“从今日起,密切留意李斯的一举一动,有异动即刻回报。”
景晔恭敬领命:“末将明白。”
李斯步入自己休息的房间。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呆滞。
他环顾四周,这里曾经是他追随荀卿学习时的居所,那时的他尚是一无所有的学子。
此刻,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伏念站在一旁,轻声试探道:
“大人,您这是……”
李斯从回忆中抽离,微微笑道:
“让伏念先生见笑了。
故地重游,往事历历在目。”
伏念恭维道:“大人在朝廷中位高权重,作为儒家学子出身的高官,您是我们的骄傲。”
李斯挑眉问道:“哦?
伏念先生真的这么认为?”
伏念坚定地点头:“千真万确。”
李斯郑重承诺:“之前,我说只要儒家需要,我愿在朝廷上为你们发声。
可……儒家之人,似乎并不在意。”
伏念颔首致谢,并借故暂时离开。
李斯虽有不满,却也未多言。
伏念等人离去后不久,夏侯央进入房间通报:“大人,张良先生已到。”
李斯吩咐道:“快请他进来,你守在门外,未经我允许,任何人不得打扰。”
夏侯央应声而退。
张良很快进入房间。
李斯热情地迎了上去:
“子房,来,快请坐。”
张良却谦逊地回应:
“岂敢在大人面前造次。
不知单独召见,有何吩咐?”
李斯感慨地说:“想当年,我比你更早踏入儒家之门,按辈分,你该称我一声师兄。”
张良回应道:
“子房岂敢当廷尉大人的师弟,子房依稀记得,当年韩国九公子韩非,亦与廷尉大人同为师兄弟,可他的下场却极为凄惨。”
“师兄韩非,惨死于牢狱之中。
此乃有小人从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