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叫苦。
他们看到,黄主席和他们一样,浑身是泥,嗓子沙哑,眼睛里布满了骇人的血丝。
他们看到,汉族的士兵,把自己最后一点干粮,默默塞给了身边的掸族弟兄。
他们看到,掸族的青年,在汉族工程师失足掉进急流时,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拼死将他救了上来。
在与天灾搏斗的生死考验中,一种超越族群的,名为“我们”的情感,在每个人的血脉里悄然萌生。
终于,在第三天清晨,雨势渐小。
大坝,保住了。
当太阳重新穿透云层,洒下万道金光时,整个大坝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筋疲力尽的人。
他们不分彼此,相互枕靠着,沉沉睡去,鼾声如雷。
黄智超站在坝顶,看着这片狼藉但充满希望的景象,看着远处下游安然无恙的河谷,一直紧绷的身体,终于松懈下来。
他知道,这场危机,虽然暴露了内部的裂痕,但也像一场最严酷的淬火,让这个新生的集体,变得更加坚韧。
第一块基石,在风雨的洗礼下,非但没有破碎,反而被夯得更实了。
而他这个“看家人”,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所有人心底里,最彻底的信任。
团结水库的危机,刚刚化解。
来自邻居的“考验”,便接踵而至。
泰国方面,对于黄智超提出的“自由贸易区”方案,曼谷高层产生了严重分歧。
军方强硬派,对这个迅速崛起的邻居充满了敌意。
商业部温和派,则对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垂涎三尺。
就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下,一件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事件,发生了。
在谷勐特区与泰国清莱府接壤的一段山区边境,一支由泰军少校颂猜带领的三十人边境巡逻队,以“追捕毒贩”为由,悍然越过了传统习惯线。
他们深入特区境内,近五公里。
颂猜少校,是泰军中着名的鹰派人物,也是巴颂将军的死对头。
他想用一次小规模的军事挑衅,来破坏任何可能的和平协议。
然而,他严重低估了今天的谷勐。
他的巡逻队,刚刚进入一片茂密的柚木林,就一头撞进了方振武的“利剑”特种部队的伏击圈。
这里,早已经是黄智超下令秘密修筑的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每一个山头,每一条沟壑,都被纳入了火力覆盖范围。
没有警告。
没有喊话。
战斗,在瞬间爆发。
“利剑”的士兵们,装备着美式M16和苏式SVD狙击步枪,他们融合了国民党残军的狡诈和解放军的严密,是天生的丛林猎手。
清脆的点射声,如同死神的低语,精准地在林间响起。
泰军士兵甚至还没看清敌人在哪里,就一头栽倒在湿热的泥土里。
颂猜少校惊骇欲绝,他试图组织还击,但对方的火力压制和幽灵般的精准射击,让他们根本抬不起头。
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的无线电,被一股强大的电磁干扰,只剩下滋滋的杂音。
他们成了一座孤岛。
不到十分钟,战斗结束。
三十人的巡逻队,七人阵亡,十三人受伤,其余十人包括颂猜少校在内,全部被俘。
“利剑”部队,仅两人轻伤。
一场教科书式的丛林伏击战。
消息通过秘密渠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黄智超和泰国巴颂将军的案头。
整个地区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泰国军方强硬派如同被捅了马蜂窝,叫嚣着要立刻出兵,对帕桑进行“惩罚性打击”。
巴颂将军的办公室里,电话响个不停,巨大的压力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