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援兵,轻松被南越解决。大军折返合浦方向。
韩星河心情畅快,策马来到中军,对着韩信便是毫不吝啬的赞誉。
“老祖宗用兵,真乃神鬼莫测!一出手便摧枯拉朽,这些异人军团到了您手里,竟能配合得如此如臂使指,效率惊人!”
韩信端坐马上,闻言只是微微一笑,神态谦和:“大王过誉了,皆是将士用命,器械精良之功。”
一旁的朱风华却忍不住插话,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与敬畏。
“效率能不高嘛!大将军砍人的效率那也是天下独一份!”
“老祖宗的‘连坐法’可是让弟兄们刻骨铭心啊!”
说罢,他扳着手指头数道:“行军规定半小时到指定位置,晚一分钟,对不起,军法从事,说砍就砍!”
“列阵时,小组间距必须精准到尺,差一寸,队长挨鞭子,再犯直接撤职!”
“冲锋时保持锋线,谁敢掉队?后面督战队的刀可不是吃素的!严得让人头皮发麻!怪不得您点兵多多益善,这军纪,真真是用人头堆出来的!”
韩星河挑眉看向他:“怎么,你们有意见?”
朱风华连忙摆手:“有意见也没用啊!人一多,难免有刺头不服管。”
“大将军练兵一个月,剑灭九州直接被军法处置了四千多人!练级不易啊!”
“出大纰漏,从军团长到百夫长,有一个算一个,谁也跑不了!”
“小错不断,直接一撸到底,降为小兵,这么搞,不服也得服,再新的兵油子也给整得服服帖帖!”
韩星河却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我觉得挺好,玩家军团,要的就是这股令行禁止的劲头,否则散兵游勇,毫无意义。”
“依我看,整个南越上百万玩家,以后都归大将军统一调度训练!好好磨砺一番!”
韩信闻言,笑容微深,解释道:“大兵团作战,动辄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铺陈开来,漫山遍野。”
“若军令不严,号令不一,必生混乱,乱则必败。”
“连坐之法,旨在让人人监督,人人自省,自我约束。战前便将所有可能用到的军令反复操练,刻入骨髓。”
“如此,即便新兵,亦能明了自身职责,与袍泽配合无间。”
“此乃吾练兵之要义——绝无临时起意之令。每一道指令,上至将校,下至步卒,皆烂熟于心,知所行止。”
“上下同心,互相督促,则万军如一,诸般难题,自可迎刃而解。”
韩星河深以为然,又道:“配合是一方面,器械之利亦不可废。听闻昔日强秦,每逢大战,必先以弩箭覆盖,直至箭矢用尽,方才挥师冲杀。”
“秦弩射程冠绝六国,乃决胜关键,可是如此?”他说着,转头看向一旁的赢华。
赢华挺直腰板,眼中闪过自豪之色:“大王所言不虚,我大秦蹶张弩,亦得益于墨家工艺,射程与如今玄墨重弩相比,亦不遑多让。六国弓弩,难望项背。”
韩星河哈哈一笑:“如此说来,岂非得墨家者得天下?”
赢华沉吟片刻,客观道:“汉之大黄弩,精度更胜,威力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韩星河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若能一直保持我军重弩之优势,假以时日,横扫中原,亦非虚妄啊!”
韩信适时将话题拉回现实:“此乃后话。眼下苍梧援军已近,主公欲如何处置?”
韩星河不假思索:“能抓就抓,统统送去百乘当先锋炮灰!”
韩信却缓缓摇头,语气斩钉截铁:“不。依臣之见,此路敌军,当尽数屠灭,一个不留!”
韩星河一怔,皱眉问道:“为何?俘虏岂非更有用?”
韩信目光锐利,分析道:“江东军屡屡挑衅,辱我大将,夺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