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雨里写的字,风都认得(1 / 3)

苏临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韩松哥,你能不能认真一点?这不是什么重复记忆,也不是什么系统回声,而是一种正在学习表达的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韩松挠了挠头,这个词,他只在一些心理学书籍里见过,没想到今天竟然会亲身经历。

“没错,” 苏临肯定地说道,“‘初言节’唤醒了地球的意识,但这种意识,还处于一种非常原始的状态,它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

“所以,它就通过露珠,通过紫脉草,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介质,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韩松终于明白了苏临的意思,他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同时也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

“正是如此,” 苏临点了点头,“这是一种全新的语言,一种属于地球的语言。我们必须记录下它,研究它,引导它,帮助它成长。”

韩松深吸一口气 “好,我们立刻启动‘雨语记录计划’!用陶片承接雨水,让文字自然析出,我们要把地球的声音,记录下来!”

与此同时,在南方的一个偏远村落,林晚舟正顶着瓢泼大雨,狼狈地躲在一个废弃的粮仓里。

她抱着那本厚厚的《第一本不说再见的书》初稿,瑟瑟发抖。

原本,她是打算趁着春分时节,在各个村落进行巡回朗读,希望能唤醒更多人对文字的记忆。

但没想到,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了这么大的雨。

“真是倒霉,早知道就不出门了。” 林晚舟小声抱怨着,她抬头望向粮仓的屋顶,只见雨水顺着破旧的瓦片,淅淅沥沥地滴落下来。

突然,她发现,粮仓的墙壁上,似乎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痕迹。

她走近一看,只见墙壁渗水的地方,竟然浮现出一行模糊的字迹。

“你……念……得……太……快……了……我……还……没……听……清……”

林晚舟瞬间僵住了,她感觉自己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浑身麻木。

她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那行字,的确就写在墙上,用一种极其缓慢,极其笨拙的笔触。

她怔怔地站在那里,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过了许久,她才回过神来,颤抖着拿起手中的书,翻到刚才朗读的那一页,然后,她用一种极其轻柔,极其缓慢的声音,重新读了一遍。

“从前,有一座小小的村庄,村庄里住着一群快乐的人们……”

她的声音,在空旷的粮仓里回荡,带着一种莫名的力量。

当她读完这一页时,奇迹发生了。

只见墙角的一块青苔,开始疯狂地蔓延起来,它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用绿色的颜料,在墙上勾勒出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林晚舟的眼眶湿润了

当晚,她在《第一本不说再见的书》的序言中,加上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曾害怕遗忘,所以我们拼命地书写,拼命地记忆。

但现在,我们才明白,我们更应该害怕的是,我们说得不够慢,我们听得不够认真。因为,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一个灵魂,每一段记忆,都连接着一个世界。”

在遥远的荒漠中,莫问正对着一台老式频谱仪,愁眉苦脸地忙碌着。

自从“初言节”之后,他就一直隐居在这个废弃的观测站里,试图捕捉一些异常的信号。

他曾经是深空信号解析局的技术主管,一个才华横溢的科学家。

但因为他误判了“回声文明”的本质,将地球文明的自主意识,当成了母碑系统的残响,导致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从那以后,他就彻底崩溃了,选择了自我放逐,躲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与世隔绝。

这几天,他发现,大气中出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