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柔软的沙发……,只可惜在这么雅致的房间内,气氛却犹如雷云一般的压抑,仿佛随时都会有一道闪电突然划过,然后就把某个人打成焦炭。
背对窗口的正位,单人沙发上,一身青色长衫的崔公拄着手杖、眼帘低垂,仿佛是已经睡着了,显然是并不预备参加这次争论。
而在他的左手边,一身戎装的杨锋坐在那里,帽子也放在了扶手上,时不时的还会抚弄一下自己的头发,显得是非常的淡定。
至于崔公的右手边,自然就是陈长官、李长官还有长公子三位了,他们的视线不停在杨锋、崔公脸上转来转去,也没有急着开口。
可惜比耐心的话,杨锋无疑是最强的那个。
过了2-3分钟之后,李长官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
“崔公呀!这次看你康泰如初,我就放心了,当初在山城一别,恐怕得有4-5年了吧?”
“多谢李兄的挂念,人老了,精神也是越来越不济了,呵呵呵……”
“崔公这是什么话,我看偌大的川地不是就被您管理的井井有条吗?”
“说来惭愧,我早就不管具体事务了,这川地的繁荣都是长公子的功劳,我可不敢居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没想到崔公如此的上道,主动把功劳都算到了长公子的头上,这立刻就让李长官是眼前一亮,对这次的游说是更有信心了。
下一秒,他的视线可就锁定了杨锋的双眼。
“杨旅长,沪上一役得你铁背旅相助,我还没有正式向你道谢那!”
“李长官客气了,军人本就守土有责,驱除日寇我辈更是责无旁贷。”
“说的好,不愧是党国的栋梁,我还听说三王山出钱出粮,安抚了关外进来的百万难民?”
“略尽薄力罢了,不值得一提。”
“哎!这可是无上的功德,继豫地大旱、川地巨震之后,这已经是你第三次活人无数了,杨旅长在民间的声望可是远超吾辈。”
“山河多舛,兆青也不过是尽力而为。”
“好,既然杨旅长有这份悲天悯人的心思,那事情就好办了……”
先用大帽子把杨锋扣住,接着李长官就站了起来,开始在大家面前缓缓的踱步。
“目前国府的情况很糟,日本人一招鸠占鹊巢弄得我们十分被动,不光要在京津察哈尔一带布置重兵集团,还要面对数百万关外的难民,实在是囊中羞涩呀!”
“……”
杨锋冷笑不语,就等着李长官捅破那层窗户纸。
而李长官见杨锋不接招、不上当,也只能扫了陈长官一眼,希望他来给自己帮衬,结果却发现陈长官是低头不语。
这下没办法了,李长官心中暗恨的同时,只能是继续唱这出独角戏了。
“所以军委会和国府拿出了一个计划,决定交给长公子来实施,具体细则恐怕还需要崔公和杨旅长多多相助。”
“……”
“崔公?”
“啊?人老了精神不济,你们聊,你们聊。”
“……”
崔公开始装睡装糊涂,无奈的李长官终究还是瞄准了杨锋。
“杨旅长,现今战局有变,军委会不会再批准部队出国作战了,但是你承诺的内容,恐怕还的继续落实,因为国府需要整个川地的所有资源,一起来打赢这场民族存亡之战,我想杨旅长肯定可以理解我们的苦心,并且以民族大业为重。”
“……”
“杨旅长?”
面对这种压死人的大帽子,李长官他们三个都以为杨锋会装一装,接着背地里阳奉阴违,结果他们是万万没想到,杨锋直接给他们来了个明挑。
只见杨锋满脸严肃的伸出了一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