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空中大砍刀(2 / 5)

林机场更是联合向杨锋汇报,第一批110名航母飞行员已经培训完毕,即将出发去万岛翱翔真正的大洋。

再有就是三王山和钢城的企业,朝万岛迁移的也十分成功。

到这一刻为止,川地商人已经在万岛各地建立了数百家工厂,极大的支援了万岛的建设,更是吸引了无数人到万岛去淘金。

这段日子除了海运之外,米26机群也重新忙碌了起来,时不时就出动一次,将2000人送过大海。

今时今日,日军在中南半岛还有大量的部队,南海水域中游弋的日军战舰也不少,可是有蜂巢的上帝之眼,川地的货船还是一趟一趟的穿梭,让日本海军是无计可施。

具体再说说三王山的新项目,直升机厂已经投产了,尽管说发动机、导航系统等等都是杨锋兑换的成品,但是每个月生产十来架,还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至少竹林机场可以批量培训飞行员、培训机械师。

既然矛已经有了,那么也不能忽视盾的数量。

于是钱俊侠就带着南洋工程师,一边继续增强火箭弹的威力与射程、一边加强高射机枪与机关炮的生产,并且还成功的将机关炮与疯王坦克地盘结合到了一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尽管说没有弹道计算机、没有先进的传感系统,只能依靠人眼来瞄准,但保安团的野战防空能力还是在迅速的加强。

至今为止,山城和军委会还不知道杨锋拥有了如此利器,这也变成了杨锋诸多底牌中的一张。

半年来,日军和国军的战线相对稳定,只是在部分地区激战,而且进攻的一方也从日军变成了国军,按理说流民数量应该减少才对。

但是随着川地电影行业的兴起,各种宣传之下,涌入川地的民众却是不减反增。

周围几个省份也就罢了,关键还有跋涉上千公里,只为来川地寻求一块自己的土地,不然就是希望学点技术,好成为一名工人的,形形色色的无穷无尽。

除了这些底层人,富商、地主、官员,他们跑到川地来的就更多了。

虽说在川地不能随便动用他们的特权,必须的夹起尾巴来做人,但是从物资供应、从安全秩序、从赚钱发家的角度来说,锦城早就已经超过了山城。

曾经山城也通过军统,向川地、向三王山派出了不少的潜伏人员,但是随着夏提绿科的崛起,这些隐患也迅速的消失了,毕竟杨锋提供的那些设备,想要揪人的尾巴实在太过轻松了。

眼瞧着锦城大有超越山城,变成国府新核心的架势,长公子的动作也是越来越大了。

迫于压力,崔公把他提拔成了省公署的秘书科长,直接开始接触川地的各项政务,也算是正式把手给伸了进来。

估计在这个位子上呆一年,长公子的野心肯定再次膨胀,直接就会瞄准王珆或是玉莹的位子,不过等到了那一天,兴许杨锋早就撤到了万岛。

说起万岛,那可完全不像山城和锦城这般的错综复杂。

根据最新的月报告,杨锋临走时交代的各项任务,全部都在稳健的推行当中。

三年计划在有条不紊的执行,空缺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产品,有条件的正在逐步完善,短时间内实在无法实现的,那也是制定计划,从基础开始努力。

农业方面一是建立新的集体农庄,容纳方方面面的新移民,二是建立新的种植园,同时满足粮食消耗与工业原料的出口。

万岛位于南太平洋,降雨充沛基本不用考虑灌溉的问题,就是匮乏的基础设施制约了方方面面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公署影响力的建立。

在外敌未灭的前提下,还要把资源投向军队,幸好海洋捕捞和海洋运输,这些产业也都多多少少对海军起到了帮扶和促进作用。

关于锦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