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号”舰队驶出超空间集群雏形区后,并未直接返回超维度领域,而是临时停靠在规则契约屏障附近的“跨空间补给站”。这座补给站是联盟与域外议会共同建立的,配备了完善的能源补充、设备维修与数据分析设施,恰好能用于解析本源方舟带回的超空间探索数据。
赵家麟将五名本源文明幸存者安排在补给站的医疗舱中,由专业的生命本源医师负责后续康复治疗,同时组织核心科研团队,对本源晶体中的数据展开全面解读。团队成员围在全息投影前,看着超空间本源核心的三维模型——模型中,核心周围的超空间规则光带呈现出“螺旋交织”的形态,每条光带都对应着一种独特的超空间规则,且规则强度是多元宇宙本源规则的十倍以上。
“超空间规则守护者的战斗特性很特殊。”超维度主指着模型中标记的守护者区域,“数据显示,他们能自由操控周围的超空间规则,将规则转化为攻击武器,比如将‘空间折叠规则’凝聚成‘空间刃’,将‘时间无序规则’转化为‘时间迟缓场’。常规的源始武器虽然能对他们造成伤害,但无法彻底消灭,除非破坏他们体内的‘超空间规则核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林婉儿通过超验生命能量,感知着数据中蕴含的超空间能量波动,补充道:“还有一个关键信息——超空间本源核心周围存在‘规则共鸣带’,只要进入这个区域,任何文明的能量体系都会与超空间规则产生强制共鸣。如果不能提前适配这种共鸣,能量体系会被直接紊乱,甚至导致战舰失控。”
基于这些发现,科研团队初步制定了“超空间本源核心探索预案”,预案中明确了三个核心准备方向:一是研发“超空间规则适配装置”,确保舰队能在规则共鸣带中正常航行;二是改造现有武器系统,增强对超空间规则守护者的杀伤力,重点针对其规则核心;三是组建“跨空间联合探索舰队”,邀请域外议会参与,整合两个空间的技术与战力,降低探索风险。
赵家麟将预案通过跨空间网络发送给跨宇宙平衡议会与域外议会后,双方迅速回复同意。跨宇宙平衡议会立刻协调联盟成员文明,调集资源支持技术研发;域外议会则表示,将派出由“域外规则大师”带领的精锐部队,携带最新研发的“域外规则压制武器”加入联合舰队。
在等待技术研发与部队集结的半个月里,五名本源文明幸存者逐渐康复。他们主动找到赵家麟,提出愿意加入探索舰队,凭借当年的超空间探索经验,为舰队提供导航与规则解读支持。其中,方舟队长还透露了一个关键细节:“超空间本源核心的内部,隐藏着‘超空间规则数据库’,里面记录了超空间领域的所有规则信息,甚至可能包含其他超空间集群的坐标。当年我们之所以冒险靠近核心,就是为了获取这个数据库。”
这一信息让探索计划的意义更加重大——若能获取超空间规则数据库,联盟不仅能完善跨超空间平衡体系,还能提前了解其他超空间集群的情况,为未来的跨超空间交流与防御做好准备。
半个月后,跨空间联合探索舰队正式组建完成。舰队由三百艘战舰组成,其中多元宇宙提供两百艘,包括“全域号”在内的五十艘超本源晶体战舰,以及一百五十艘配备源始规则武器的主力战舰;域外空间提供一百艘,全部是经过改造的“域外规则战舰”,能在超空间环境中自由切换规则适应模式。舰队的指挥权由赵家麟与域外议会派遣的“域外规则大师卡伦”共同执掌,林婉儿与超维度主担任副指挥,五名本源文明幸存者担任特殊顾问。
出发前,联盟与域外议会在补给站举行了简短的誓师仪式。跨宇宙平衡议会长老通过全息投影致辞:“这次探索不仅关乎多元宇宙与域外空间的能量未来,更关乎两个空间能否在超空间领域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