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5章 龙潜于渊(90)(2 / 12)

的玻璃穹顶,在红毡上投下块亮斑。李如龙往“聚义树”上挂非洲孩子的照片时,发现树干上多了圈新的年轮,里面嵌着颗法国寄来的银杏果、粒泰国椰壳碎、片德国啤酒瓶盖的锡箔,被树汁浸得发亮,像块天然的宝石。

“这叫‘树记年,人记情’。”秦老头的拐杖头敲了敲年轮,金牙在光里闪,“比写在本子上的日记靠谱。”他往李如龙怀里塞了个布包,里面是副旧拳套,是他年轻时用的,掌心磨出了洞,补着块非洲红土染的布,“给非洲孩子里最能打的那个,说这是秦爷爷的‘接力棒’。”

下午的训练场上,如虎带着队员们排练“欢迎拳”,街坊们搬来长凳当观众席,张大爷的太极班表演了新排的“雾中剑”,剑穗缠着非洲果核项链,舞到兴头上,项链飞出在雾里划出红弧,正好落在“聚义树”的枝桠上,像给树挂了串红灯笼。老周推着保温车在场边来回转,给每个人塞块热糖糕,说“练拳耗体力,得补点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傍晚的雾又浓了起来,博物馆的灯光透过雾层,在老牌坊上投下暖黄的光晕。李如龙站在坊下,看着沈浩给红毡喷水保湿,水珠在光里像串碎钻。秦老头突然往雾里扔了块糖糕,说“给路过的神仙尝尝,保佑孩子们一路平安”。老头的拐杖在青石板上划出个歪歪扭扭的“家”字,金牙在暮色里闪:“不管从哪儿来,进了这牌坊,就是一家人。”

远处的机场方向传来隐约的轰鸣声,沈浩突然跳起来:“是他们的飞机!”所有人都往巷口跑,王教练举着拼布旗,如虎抱着“声光太极靶”,老周推着装满糖糕的保温车,露比和阿颂举着非洲果核项链串成的欢迎门,雾里的脚步声、欢笑声、糖糕的甜香混在一起,像锅熬了很久的甜粥。

李如龙知道,这故事还长着呢。非洲孩子的“认根之旅”会留下新的年轮,博物馆的展柜里会添上他们的红土令牌,曼谷的藤编拳套会在训练场上磨出包浆,巴黎的欢迎歌会被翻译成更多语言……甚至连老周新研发的“雾香糖糕”,都会在每个雾天出锅,让明善城的空气里永远飘着让人心安的甜。

露比突然举着幅画跑过来,画上的雾里藏着无数双眼睛,有黑的、蓝的、棕的,都在朝着聚义拳馆的方向望,每个人手里都举着块糖糕,糖糕的热气在雾里连成条路,路的尽头是亮着灯的老牌坊。“所有分馆的孩子一起画的,”她的红头巾上沾着雾水,“我们说明年冬天,要让全世界的聚义家人都来明善城过年,让雾里的糖香能绕地球三圈。”

李如龙把画贴在“聚义树”的树干上,雾气漫过画纸,把所有的眼睛都晕成了温柔的光斑。远处的保温车还在冒白雾,老周的咳嗽声混着糖糕机的嗡鸣,在雾夜里飘得很远。坊下的红毡在灯光里像条暖烘烘的红绳,一头系着明善城的牵挂,一头朝着机场的方向延伸,穿过雾层,穿过云层,朝着所有有聚义家人的地方,慢慢铺展。

他知道,只要这红绳不断,聚义拳馆的故事就会永远写下去,带着雾的温柔,带着糖的醇厚,带着令牌的温热,带着全世界的期盼,在明善城的冬雾里,在更辽阔的人间里,继续生长,永远没有结尾。

聚义拳馆的晨雾还没散尽时,巷口就传来了非洲孩子的笑声。李如龙站在老牌坊下,看着露比的妹妹举着红土令牌,踩着红毡一路蹦跳进来,辫梢的红绳扫过“世界功夫大道”的石板,把刻着“云手”的那块擦得发亮。身后跟着的孩子们背着兽皮袋,袋口露出半截果核项链,笑起来露出沾着糖渣的牙——是老周提前派人去机场给他们塞的“见面糕”。

“秦爷爷!”露比的妹妹扑进暖房,抱着秦老头的腰不放,红土令牌在老头的唐装上蹭出个浅红印。老头的金牙在晨光里闪得厉害,往每个孩子手里塞铜令牌:“拿着,这是明善城的身份证,丢了可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