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瓮帽的傻子(1 / 2)

村口老槐树下,泥巴地上正蹲着个穿粗布褂子的小男孩,手里攥着块碎瓦片,一下下划着圈。他头上扣着个怪东西——半拉陶瓮,边缘磨得毛毛糙糙,正好罩住脑袋,只露出俩乌溜溜的眼睛和翘翘的鼻尖。

“石头,你又戴你那破瓮啦!”扎着羊角辫的丫丫挎着竹篮经过,篮子里的野菜晃悠悠的,“我娘说这东西挡脑子,难怪你总被人叫傻子。”

被叫做石头的男孩停下瓦片,瓮帽下的声音闷闷的:“娘说太阳毒,这瓮能挡晒。”他伸手摸了摸头顶的陶瓮,凉丝丝的,是前阵子爹酿酒摔破的瓮,他央求着娘留了半拉,自己用砂纸磨了三天才戴得稳当。

丫丫撇撇嘴:“挡晒不会戴草帽?你看二柱子的草帽多好看,还有花布条呢。”她踮起脚想把石头的瓮帽摘下来,却被他猛地躲开。

“别碰!”石头把瓮帽捂得更紧,“这是我的帽子。”

正说着,几个半大的孩子嘻嘻哈哈跑过来,带头的虎子看见石头,立刻咋咋呼呼地喊:“快看傻子戴瓮帽!下雨能盛水,出太阳能焖饭咯!”

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有人捡起小土块往石头背上扔。石头缩着脖子,攥紧拳头,瓮帽里的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可他就是不说话,猛地从地上爬起来,往村西头跑。

“跑什么呀?是不是瓮帽太重,压得跑不动啦?”虎子他们追着喊,直到看见石头钻进王奶奶家的篱笆,才悻悻地散去。

王奶奶正坐在门槛上择豆角,看见石头红着脸跑进来,瓮帽上还沾着片枯叶子,赶紧招手:“石头来啦,快坐。奶奶刚蒸了红薯,给你留着呢。”

石头摘下瓮帽,露出满是汗的额头,小脸红扑扑的。他把瓮帽轻轻放在墙角,那里已经放着个缺了口的粗瓷碗,是他每次来都要摆在一块儿的。

“奶奶,他们又笑我。”石头拿起热乎乎的红薯,剥着皮小声说。

王奶奶用围裙擦了擦他鼻尖的汗:“咱石头不傻,知道戴瓮帽凉快,这是会过日子呢。”她指着院角的鸡窝,“你看那只芦花鸡,总爱把蛋下在柴草堆里,别的鸡都笑它笨,可它的蛋从来没被雨淋过呀。”

石头咬了口红薯,甜丝丝的暖意从嗓子眼里往下淌。他看着芦花鸡正歪着头啄米,忽然觉得它跟自己有点像。

这天午后,日头毒得像要把地上的水都烤干。石头戴着瓮帽在河边放牛,牛儿甩着尾巴啃青草,他就坐在树荫下用树枝画圈圈。忽然听见村里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抬头一看,只见王奶奶家的方向冒出黑烟,像条黑蛇似的往天上窜。

“不好!”石头跳起来,牵着牛就往村里跑。瓮帽在头上颠得咚咚响,他也顾不上了。

跑到王奶奶家附近,已经围了好多人。院子里的柴房烧起来了,火苗舔着屋檐,噼噼啪啪地响。王奶奶坐在地上哭,手里还攥着没择完的豆角:“我的柴火呀,还有攒着给石头做棉袄的棉花……”

虎子爹正指挥着男人们打水,可井在村口,大家提着木桶跑断了腿,倒进去的水像泼在烙铁上,“嗞啦”一声就没了。

“这可咋整?再烧下去要连累正房了!”有人急得直跺脚。

石头看着熊熊大火,忽然眼睛一亮,扯着嗓子喊:“我有办法!”

没人搭理他,大家都忙着救火。石头急得直蹦,摘下头上的瓮帽,转身就往河边跑。他的水牛还拴在柳树上,看见小主人跑过来,“哞”地叫了一声。

石头不管牛,抱着瓮帽蹲在河边,使劲往里面舀水。瓮帽是陶的,装水正合适,满满一瓮帽水沉甸甸的。他抱着瓮帽往回跑,路上被石子绊倒了,水洒了半,膝盖磕得生疼,可他爬起来继续跑。

“让让!让让!”石头冲进人群,举着半瓮帽水往火苗上浇。虽然没多少水,可落在最旺的火苗上,居然压下去一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