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陵城?
浑无邪没有解释,只是问你们大奉要不要?
朗中眼光闪烁,他怀疑忠煞会在套口风,若是他说大奉要,忠煞会大概率顺风推舟的谈价钱。
而若说大奉不要,有可能透露大奉当前兵力不足的消息,但朗中转念一想,荒漠城之事即将结束,百万大奉兵必然是要撤的。
如果再拖廷一段时间,越、兴、魏、阿思汗四国就会形成包围,到时候能撤回多少人就是未知数,所以,大奉兵力不足并不是秘密。
正因为不是秘密,忠煞会的浑无邪,才会以上陵城之事做试探,就算他不透露,想必忠煞会依然会判定大奉当前兵力不足的局面。
朗中最后还是摇头,表示大奉不要上陵城。
“那么,大奉是要放弃荒漠城的吧”。
朗中并不意外浑无邪的这个推测,只要相关情报充足,都是能推测出这一点的。
但周围诸国真正想知道的是,大奉国横穿魏、兴两国疆域,夺下一块“飞地”的真正目的。
朗中其实也不知道落祇大漠究竟有什么,此次进入落祇大漠,并创建荒漠城的,是大奉的大殿下,也是下一任大奉国主。
大殿下所率领是大奉国精锐中的精锐,也因此才能打穿魏、兴两国,并迅速击溃越、阿思汗两国,争取到创建主城的时间。
而他们这些散布在外的间谍、暗探等等,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小的,越国数百上千万新兵的叛变,就是他们的功劳。
汉党分支在其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汉党各分支都是军事组织,而他们这些间谍、暗探,却是无法领兵作战的。
但在上报功劳方面,自是不可能将汉党分支报上去,他们的功绩也因此很大,只等着“大殿下”安全撤回,他们就会升官,离开基层的泥沼。
朗中思绪纷飞时,却也没有怠慢“浑无邪”,他还需要忠煞会守住上陵城一段时间,至少要守到“大殿下”撤出上陵城。
“浑无邪”的狮子大开口,让“朗中”很是无奈,如今情报逐渐明朗化,各方都知道大奉国打进落祇大漠另有意图。
也自然知道,这支孤军也必然要撤回大奉的疆域,而若是能狙杀此支孤军,也就知道大奉进入落祇大漠的真实意图。
当前形势对“大殿下”撤军还是相当有利的,越国在荒漠城境内没有兵力,而由于新兵叛变波及范围太广,需要一些时间整顿,暂时无力派兵进攻。
在上陵城境内则,只有一支2.6万的字头师,这就需要忠煞会去牵制。
魏国在上陵城的兵力只有2.9万,当前困守在上陵城内,忠煞会只要下血本攻击,就能消灭这支魏国部队。
消灭魏国在上陵城的部队,牵制越国字头后师,都要靠忠煞会,忠煞会会不会去做,就看他(朗中)能给出什么“价”。
兴国占领的疆域,汉党数十个分支极其活跃,也受到原住民们的拥戴。
兴国国主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居然将汉党列为逆党,这就彻底站在反汉阵营,一旦汉王登基,兴国也就不可能继续存在。
毕竟,汉王不追究,有的是诸侯去追究,以此获取功绩。
将汉党列为逆党的兴国,占领疆域内的主城驻军,都在追剿汉党分支,没有太多“精力”阻绕“大殿下”的撤退。
阿思汗国是分封制的王国,大奉牺牲十七名卓越刺客,才将阿思汗国国主杀掉。
阿思汗国的王子们,纷分开始争夺汗位,此国当前自顾不暇,对“大殿下”没有太大威胁。
“大殿下”撤军真正的危险,一是“时间”,一是魏国境内。
时间拖得越久,魏、越、兴、阿思汗就会抽出兵力,形成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