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二章 孤注(1 / 3)

杨振的判断没错,在五月十七日清晨,趁着浑河两岸薄雾笼罩,率军突袭白塔铺征东军连营的清虏主帅,正是阿济格。

早在四月下旬的时候,阿济格收拢太子河北、浑河东南方圆百里之内几乎所有驻防八旗人丁,得披甲丁壮两万来人,奉旨移驻抚顺、兴京等盛京后方。

一来,是为了整顿盛京后方日趋混乱乃至恶化的形势,备御金海镇明军从佟佳江、宽奠堡、草河城方向不断挺进渗透的人马。

二来,也是为了暂避一下风头,毕竟盛京城内许多王公大臣对其在辽阳之战中的表现极其不满,怀着各种目的要求多尔衮处罚的声音一度十分强大。

为此,阿济格不得不忍气吞声,接受了多尔衮的旨意,收拢太子河以北人马,撤往了抚顺、兴京等地,并在那里的八旗留守人口之中强制实施了“二征一”的抽丁披甲之法。

兴京后方凡年满十六以上、六十以下的驻防八旗余丁,每户二丁抽一入营,自备弓箭兵甲粮草,补入阿济格旗下为旗兵。

其中出得起马匹与跟役的在旗余丁,直接为编为马甲兵。

而出不起马匹、跟役的余丁,则一律编入步军营,去替换原来留守后方各城、各堡、各要地的八旗正兵。

就这样,在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阿济格硬是从抚顺、兴京等后方驻防八旗人口中压榨出新增披甲丁口八千余人。

其中编为马甲兵的,就有五千余人。

加上被编为步军后,分发各处城、堡、要津的那三千余人置换出来的等额八旗正兵,阿济格在抚顺、兴京后方一番操作之后,其后方各处驻军的实力有没有得到增强不好说,但其本人所领人马的实力,却迅速得到壮大。

经过在抚顺等处半个多月的整编补录之后,其麾下所领马步军披甲旗兵数量,一举突破两万七千人,其中光是马甲兵就超过了两万两千人。

与此相应的是,就在阿济格在抚顺等地整编旗下队伍的时候,驻防在撒马吉堡的正蓝旗总管大臣冷僧机,接到阿济格进驻抚顺后方的消息后,接连派人向他求援。

结果,阿济格还没往撒马吉堡派出援军,就在五月初十日一天之内,先后接到了叆阳堡、草河城被金海镇东线明军各个击破的噩耗。

而随同草河城被攻破这个噩耗一同送来的,还有统兵驻防在撒马吉堡的正蓝旗总管大臣的一封建议尽快从太子河南岸全线撤军的长信。

就在一个多月以前,身为正蓝旗总管大臣的冷僧机,几乎是与阿济格前后脚带兵离开盛京城,奉旨前往撒马吉堡坐镇,全权统领连山关、草河城、叆阳堡、孤山堡、碱场堡一线的八旗驻防牛录,专门防备来自宽奠堡、凤凰城等处的金海镇明军。

抵达撒马吉堡以后,他以从盛京城带来的三千多正蓝旗精锐马甲兵为依托,全面整顿太子河上游以南地区的各处驻防八旗牛录及其附属庄屯。

一方面,他选择坚壁清野,收取各处庄田粮草牲畜人口,将之集中在各个城堡之中,做长期驻守打算。

另一方面,他在收缩防线、集中兵力的同时,又大肆派遣马甲兵捕杀庄田逃人,截断后方八旗庄田奴仆外逃之路。

其手段十分果决,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算是暂时稳住了当地局面。

但是进入五月上旬以来,以连山关的失守为标志,他统领的太子河上游以南防线,在李禄、仇震海两路人马的配合进攻之下,很快就捉襟见肘,再次面临崩溃局面。

因为连山关的失守,使得草河城的后方,甚至是撒马吉堡的后方,直接暴露在了金海镇明军的兵锋之下。

五月初八日上午,草河城在被围数日之后,被金海镇明军重炮攻破,城内驻防八旗兵一千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五月初九凌晨,同样被围多日的叆阳堡,其城墙被围城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