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到百分之二十,就需要立即输血;若是失血量超过百分之二十,还没有及时输血的话,病人随时都可能死亡。
余家坳村的医疗条件十分艰苦,想要输血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而从村里到镇医院这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即就是再快也需要大半个时辰,若是小丫头沿途一路淌血,或许,不等人送到医院,可能就会因失血过多而丧命了。
巧娃,大名余文巧,读小学五年级,是余泽海的堂兄余泽成的女儿。吴泽成夫妇常年都在沿海城市的电子厂里打工,大女儿余文巧和小儿子余文辉被留守在家中,和年愈七旬的老奶奶一起生活。小丫头比较腼腆,平时虽然话语不多,但是打小聪明伶俐,又客气懂礼貌,深得村儿里人的喜爱。
城乡大巴车在国道上呼啸奔驰着,余泽海并没有兴致去欣赏窗外的美景,而是杵着头陷入了沉思。
村里三百多户人家,少说也上千人口,医疗卫生还真是一个问题。不说别的,平时若是有人患个头疼脑热的,要么找村里的“土大夫”抓几副中药,要么就要跑三十多里外的镇医院买药,极为不便。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就比如这次巧娃的枪伤事件,谁都知道失血过多会丧命的,但村而里却束手无策。余泽海还清楚记得,在他小时候村里就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当时一名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男同学,在课堂上突发心腹绞痛,然而,在村儿里人还没有来得及将其送往镇医院,小孩子就已经一命呜呼了……
后经人验尸得知,小孩子当时患得是急性绞肠痧,也就是西医中所说的肠梗阻,那玩意可是分分钟就能置人于死地的危病!想想看,体内的十二指肠就像扭麻花似得打着旋儿般扭缠在一起,若是不能及时就医,哪里还有活命的道理?
“看来,接下来摆在自己面前的,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解决啊!”余泽海心中一阵长叹。
等交通解决后,需第一时间把村里的学校重新翻修一下,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所以这笔钱必须要花!其次,还要修建一座养老院,村儿里那些留守老人的生活实在太清苦了。最后,上千多人口的村落,不能没有医疗救助保障,以及惠民超市!
当然了,这些仅仅只是余泽海目前能够想到的,以后说不准还会有更多的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和规划,只不过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毕竟,路是要一步一步走,人不可能一口就吃成个胖子。
当余泽海和虎子急匆匆的赶到镇医院时,发现余泽凯正焦急的在医院大门口来回徘徊着。
“凯子哥,你在这里做什么?”余泽海老远就出声叫道:“巧娃送过来了?大夫没说情况如何?”
“嗨,我这不是在等你们嘛。”余泽海看到面前飞奔而来的两人,不由得长吁了一口气说道:“巧娃正在抢救室里,是我,胜娃哥,还有军娃三人联手背过来的。海娃兄弟,由于巧娃受伤事发突然,村里一时没有凑到多少钱,明哥的意思看看兄弟你能不能先垫……”
“必须的啊!巧娃可是我看着长大的侄女,那乖巧伶俐的模样,我也欢喜的紧。所以,钱的问题你们就不用操心了,一切有我!”不等对方说完,余泽海就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咱们赶紧进去看看!对了凯子哥,明哥有没有报警?”
“报警了!”
听到余泽海的话,余泽凯如释重负的点了点头,说道:“不过,我们也刚到没有多久,目前警察还没有赶过来。”
医院内,余泽海看到了紧闭的抢救室,以及抢救室门口立坐不宁的余泽胜和余泽军两人。
“胜娃哥,军娃哥,巧娃的情况如何了?”
“海娃来了!”
“海娃!”
当看到是余泽海,两人连忙迎了过来,说道“我们刚刚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