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叶子的是什么东西(叶子里面的是什么)
一叶知秋的叶子是什么树的叶子呢,是梧桐,那种笔直的,只有凤凰才有资格栖息的梧桐树,不是泡桐更不是行道树法国梧桐悬铃木。
宋代的立秋这天,宫里盆栽梧桐,等的就是立秋这天,将梧桐移入殿内,太史官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那么,要是奏毕,梧桐不落叶呢。我怀疑,那时的官员一定做了手脚,让它合天意。比如事先摘几片叶子下来,再轻轻粘在树枝上,然后拉根细细的丝线,张口“秋~”,手一扯,“来了”,叶子就落了下来。天子开心呐,必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以现在的节气对应的气候,比如今天立秋,你找一株梧桐,站在树下对着树叶吼一天,都不一定有叶子落下来,绿油油的,长的好着呢,除非刚好遇上台风。
不过呢,鹅掌楸马褂木的叶子还真的有不少黄了,比梧桐更知秋。
立秋并非是秋天到了,就像立春时仍是寒冬,立夏时正是好春光。“立”就像大厦奠基一样,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一个宣告,要破土动工了。立秋就是如此,尚在三伏天,道了一声秋,天凉有望的意思。
立秋初候是“凉风至”,这点不假,近日台风影响,时而有风,晚上出门,也颇凉快。但“凉风”一词,本意是西方凄清之风,这种风还真没来,要再过些时日。二候白露降,这里的白露还不是节气的白露,白露节气在立秋、处暑之后。
到了三候寒蝉鸣,寒蝉是一种青赤色的蝉,比夏日的蝉小一些。文学中常出现寒蝉一词,柳永的“寒蝉凄切”,其实写的是深秋,骤雨初歇之时,冷落清秋节。